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大脑“排污系统”——淋巴系统清除代谢废物(如β-淀粉样蛋白)的功能下降被认为是关键因素之一。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正是基于此理论牛弘配资,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在颈部建立淋巴管与静脉之间的吻合通道,从而增强大脑淋巴液的引流能力。其作用机制在于:
1.促进废物排出:加速脑内代谢废物,尤其是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
2. 降低颅内压力:改善淋巴引流,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力,缓解脑组织受压。
3. 延缓病情进展:通过清除致病蛋白,理论上可以延缓甚至部分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一、手术效果差异的关键:疾病分期是“分水岭”,根据2024年国际新标准,AD根据症状可以分为以下7期,每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应对措施。
展开剩余82%0期-只有AD致病基因:没有临床症状,也没有核心标记物。比如,家族性AD或者唐氏综合征相关AD。
1期-核心标记物A阳性: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但脑内已经开始出现Aβ沉积,可以通过生物标记物检测发现。比如,根据2024年国际新标准,AD血病标记物p-tau217阳性,就是定性诊断AD的核心1标记物阳性,就符合AD生物学诊断标准。可能持续数年或者十数年,是开展神经调控等非药物干预(二级预防)的最佳时机。
2期-主观认知下降期:在1期的基础上,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的记忆力下降的自我感觉,并且对此感到担心,但是相关认知水平测试均为正常,属于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
以上0期到2期均为临床前期,研究显示,临床前期也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症状(BPSD),比如,东西找不到就认为是被偷了(被窃妄想)、怀疑配偶有外遇(嫉妒妄想)、怀疑有人要加害自己(被害妄想),重复提相同的问题或反复做相同的动作(刻板行为),可能持续5-10年,也适合进行包括神经调控在内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3期-轻度认知障碍(MCI)期:既往认为这是所谓的AD早期症状,因为此时患者记忆力会出现量表能检查到的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的损害,比如会忘记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或者重复问同一个问题。但患者的基础日常生活能力还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自理。这一阶段可以通过认知测试来诊断,生物标记物也会显示更加明显的异常。可能持续3-7年,应该药物治疗加非药物干预同时进行。
4期-AD轻度痴呆期:进入4期以后,患者就已经存在较明显的认知问题,基本日常生活轻微受影响,考虑进入了痴呆阶段。主要表现为时间定向障碍即对于经历过的事情搞不清楚是哪天发生的等。进行日常活动变得更加困难,如烹饪、清洁和购物变差等。做饭没有从前好吃,卫生打扫得不干净,重复购买相同的食品,哪怕家里冰箱已经放不下了……这个阶段通常可持续1-5年,患者需要更多的情感支持和陪伴。需要药物治疗(同MCI期)加非药物干预同时进行。
以上各期如果能够及时用上单克隆抗体抗Aβ治疗AD的疾病修饰药物(DMT),还是可以有效阻止或者延缓疾病进展的。
5期-AD中度痴呆期: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认知问题更加严重。主要表现为地点定向障碍,有可能离开家就找不回来了。日常活动的执行能力显著下降,可能需要帮助洗澡、穿衣和进食。此外,他们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行为和情绪上的变化,如焦虑、抑郁和易怒,易激惹和激越,各种幻觉和妄想。患者在这个阶段需要全天候的照顾和支持。此阶段可持续5-10年,治疗上除了基本用药之外,更需要亲人的精心护理。
6期-AD重度痴呆期:在AD的最后阶段,患者几乎失去了所有的认知能力。他们可能无法识别家人和朋友,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如进食和二便,可能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全天候的专业照护。可能持续1-3年,此阶段除小剂量维持用药之外牛弘配资,更重要的还是亲人的精心护理。
二、LVA手术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实际效果却因人而异。其中,患者所处的疾病分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越早干预,效果可能越好。
1. 早期患者:手术效果更佳
病理改变较轻: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内病理改变相对较轻,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tau蛋白缠结的积累尚未达到不可逆的程度。
淋巴系统功能尚可:大脑淋巴系统功能相对完好,LVA手术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废物排出,延缓病情进展。
神经功能损害较小: 早期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受损较轻,术后恢复和改善的空间更大。
2. 中晚期患者:手术效果受限
病理改变严重:中晚期患者的脑内病理改变已较为严重,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tau蛋白缠结广泛存在,LVA手术难以完全清除。
淋巴系统功能受损: 随着病情进展,大脑淋巴系统本身可能也受到损害,影响手术效果。
神经功能损害严重:中晚期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已严重受损,即使手术能够部分清除废物,也难以显著改善症状。
三、其他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
除了疾病分期,以下因素也会影响LVA手术的效果:
1. 患者个体差异:
年龄与身体状况: 年龄较大或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术后恢复能力较差,手术效果可能受到影响。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背景可能影响对手术的反应。
2. 手术操作与技术水平:
吻合通道的通畅性:手术操作的精细程度直接影响吻合通道的通畅性和长期稳定性。
医生经验:医生的经验和显微外科技术对手术成功率和效果至关重要。
3. 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护理: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
康复训练: 配合认知康复训练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手术效果。
4. 疾病本身的复杂性:**
多因素致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涉及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异常、神经炎症等多种因素。LVA手术主要针对淋巴引流问题,可能无法全面覆盖所有病因。
个体病理反应:不同患者对手术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例如代谢废物清除速度和神经功能恢复能力等。
四、未来展望:精准医疗与综合治疗
为了进一步提高LVA手术的疗效,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早期诊断与精准筛选:开发更精准的早期诊断技术,筛选出最适合LVA手术的早期患者。
2. 技术优化与标准化:完善手术操作流程,提高吻合通道的通畅性和长期稳定性。
3. 综合治疗策略: 将LVA手术与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相结合,形成多维度治疗方案。
4. 长期疗效研究:开展大规模、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LVA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牛弘配资,但手术效果因个体差异、手术操作、术后护理及疾病复杂性而有所不同。其中,患者所处的疾病分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LVA手术有望为更多早期患者带来更显著的改善。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选择治疗方案时需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与时间赛跑,争取尽早干预。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